挂在脖颈上的钥匙作者:邢明芝这个周末,难得一双儿女都守在身边,就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准备一些美味可口的饭菜,从昨晚就开始琢磨着给他们做什么好吃又有营养的早餐呢。今天早上早早的起来,就盘算着去市场买些儿女爱吃的新鲜蔬菜和水果,一切收拾妥当,就径直的奔向菜市场去采买食材,正匆匆行走间,突然看到前面蹒跚着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手里提着一个不大的布兜,那个布兜非常惹眼,一看就是自己手工缝制的,而且是用各种碎花布拼接起来的,看上去甚是亲切。当老人和我擦肩而过时,无意间看到老人脖颈上挂着用红布条串起的两把钥匙,霎那时间心就像被电击了一下,就仿佛一个失忆多年的人,突然恢复了记忆,一下子就被拉回到童年的时光隧道。童年时,常常看到一些少年脖颈上挂着一把用各种红布条,蓝布条或是一些头绳,麻绳串起来的钥匙。尤其是小女孩都会找一些用来扎小辫的漂亮的头绳,把钥匙串起来,打上一个精致的蝴蝶结挂在脖颈上,就好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!因为那把钥匙是打开家门,通向温暖的唯一通道。那时的我们只要一上学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,父母就不用再为我们过多的操心了,我们就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,上学放学从来不用父母接送,那时的父母好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农活,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接送孩子。那时的我们就像田野里自由生长的小树,无拘无束。爸爸妈妈每天早起晚归的忙着去生产队里劳作,妈妈总是早早地起来为我们准备好一天的饭菜,就匆匆忙忙的去劳动了,临出门之前还不忘叮嘱一句:上学去别忘了带上钥匙啊!是啊,不能忘记带钥匙!一旦忘记了带钥匙,那就预示着自己一天都不能进家门了,只能等到晚上爸妈收工回来才能进家门。因为那时交通不便,几乎很少看到汽车,能有一辆自行车都是奢望,通讯信息更是贫乏,一个村子就一部电话,父母下地干活都自己带着干粮,一去就是一天,直到很晚才回来,经常会看到一些因为忘了带钥匙,坐在家门口等晚归的爸妈回来倚在木门边睡着的孩子。想想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啊!每天早晨父母不仅早早的准备好丰盛的早餐,还要赶在上班前用先进快捷的交通工具:汽车或是电动车把孩子平稳安全的送到学校,还要用方便高级的通讯工具:各种各样的手机告知老师,将孩子已经安全送达。无论工作多忙也要准时将放学后的孩子接回家!就这样,还有一些孩子总是觉得父母付出的不多,给他们的爱太少,对于父母说的一句话不满意就歇斯底里的吵闹,甚至是离家出走,更有甚者,只要向父母提出要求就要无条件的答应,如果稍有怠慢或是达不到满意,就会以各种方式发泄,简直是花样百出。难道生活条件好了,就把孩子们养的像温室里花朵,没有了田野里那些独自承受风吹雨打的野花所具有的坚韧与顽强?还是家长的溺爱,让孩子们缺少了对生命力的敬畏和那种抗击打能力?社会在进步,科技在发展,真的希望社会和家长能够给孩子们留出一块经历风雨的沃土,让现在的孩子们不仅要比童年的我们更聪明,而且要比那时的我们更勇敢,更顽强!当我回过头再次寻找老人的身影时,远远看到一个身着蓝色校服的少年,正迎着朝阳向我走来,阳光下,我惊异地发现,少年脖颈上用一条蓝丝带串起的钥匙正在闪闪发亮。
邢明芝,笔名寒星。一名热爱诗歌创作的流浪者,喜欢独步文学的荒野,去感受中华文字的神奇与美妙。曾在《中国诗歌网——天津静海诗人》、《快乐50老年大学文学网》、《吉林诗歌网》、《海河文学》、《静海教育报》、《静海诗人》、《静海作家网》等刊物发表过一些小诗、散文。
近期爆款文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