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校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中国初中生能秒杀美国高考数学,但为啥科研 [复制链接]

1#
怎样治愈白癜风 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9%A3%8E%E6%9D%A5%E4%BA%86%C2%B7%E5%B8%A6%E4%BD%A0%E8%B5%B0%E5%87%BA%E7%99%BD%E7%99%9C%E9%A3%8E%E9%98%B4%E9%9C%BE/20783753?fr=aladdin

想象一下我们初中生做美国高考数学题的场景,2分42秒,你就知道什么叫秒杀。

可是除了看着美国高考数学被秒杀之外,我们今天还有几件事要聊聊。

不久前网友张逗张花上传了一段视频,他们随机抽取了10道美国SAT高考数学题,交给中国初中生去答题,结果19人满分,16人只错一题,8人只错2-3题。

全班43名同学,总用时6分钟,其中最快答完全部题目的同学只用了2分42秒。

而且老师和同学们都表示题出的不难,大都是他们初二数学的水平,甚至很多题都只能算作是基础题。

热心的同学们还给留了一道题目让美国大学生去解,我们也来算算哈~~

1分30秒后,三位应战的小哥有一人回答正确,而答错的两人中还有一个是数学专业。

面对这个视频,网友们的反应主要分为两类。第一种是“中国数学就是厉害”。

还有一种是“美国数学也没那么差”。

看完这段视频,君君第一个反应是我们的基础教育确实厉害。

还记得刚来美国上学时,每个人都要修最基础的数学课,大概也就国内高一的水平。当时一百多人的大课上,中国学生基本都是A,要是拿不到A说出去肯定被人笑。

可是君君的第二个反应就是为什么要比数学而不是比其他的科目?

中国学生数学基础教育好是出了名的。不说别的,就拿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为例,中国拿过19次总分第一,而美国只拿过5次总分第一。

可是还有一个奖被称为数学界的“诺贝尔奖”——菲尔兹奖,每四年颁奖一次,奖励2-4位在数学界具有突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,美国籍得奖者高达数十位,而至今没有中国籍的数学家获得该奖。

参加国际奥数的参赛者年龄必须在20周岁以下并且最高学历为中学,而参加菲尔兹奖评选的数学家年龄不能超过40周岁。

数学天才我们不是没有,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断条了。

有人说是因为我国奥数获奖的那批人还小,等过几年他们中肯定有人会拿到这个奖。还有人说菲尔兹奖是外国人设立的奖,我们为什么要用他们设立的标准去衡量我们的数学家?更有人说奥数每年颁出去的金牌总数那么多,可菲尔兹奖的名额只有2到4个,这么比不公平。

上述原因确实都有道理,但还有些客观因素是我们不能忽视的。

对待数学的心态

如果把奥数比作做蛋糕,那么菲尔兹奖就像是研究蛋糕配方的师傅。你可以学会怎么做蛋糕,但是配方是要用脑子才能想出来的。我们小时候常被父母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,其中就包括奥数班。

奥数班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挤成一团,大都是7、8岁,在一个刚能掰扯明白加减乘除法的年龄,就开始学起了奥数。

君君也是其中的一员,至今还记得老师算“1+2+3+4+5…+=?”的场景。

一个月之后被老师劝退,原因就是太没有天赋了。唉,好吧,幸好父母也没指望君君进奥数班、拿金牌什么的,本来就是去打个酱油。

可是当年有多少人的确是把奥数当成跳板、当成高考加分的利器?

在差一分就能干掉数千人的高考大桥上,奥数带来的加分诱惑简直了。可是真正爱学数学、把数学作为自己兴趣爱好的有几个人?经过堪比魔*训练营一般的训练,反复研究各种题型,无数次掐表演练出来的奥数天才最后有几个人选择了数学?

基础教育对战高等教育

我们的基础教育确实厉害,不过为了这种厉害,老师和学生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。年的时候,BBC出了个纪录片叫《AreOurKidsToughEnough?ChineseSchool》。5位中国老师,4周时间,带着英国中学生们深刻的体验了一把中国式教育。

什么上课要举手回答问题、课堂笔记也必须要记的、放学后还有晚自习、平时上学要穿校服、周一要举行升旗仪式等等,总之我们上学时有的他们都要体验一下。四周结束后,中国班成绩完胜英国班。

排除掉剪辑上的夸张的成分,中国式的基础教育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。我们学生时代就有无数的教辅书和真题集,很多时候你不用去想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,你要的是记住然后能把题算出来就行。可是上了大学,突然没一下子没有了升学压力,那种手握自由的感觉确实让人有点难以把控。

没有了日夜站在后门观望的班主任,翘课时常发生;习惯了“填鸭式”突然改成自学模式,那就靠前找学霸突击下;学费和生活费爸妈全部包办,上了大学似乎只要做到不挂科、混日子就行。

来源:中国先进制造技术论坛

免责声明:本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